听说要建杜康古镇,非常兴奋。杜康,人是酒祖,酒是好酒,杜康品牌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无价之宝,不仅是汝阳的名片,也是洛阳和河南的代言人,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建设杜康古镇,让杜康再续辉煌,打好“杜康”这张牌,让杜康古镇名至实归,刻不容缓,也是当务之急。
古镇要建,就要建好。突出杜康特色,古香古色,规划整体划一,相同的招牌旗幡,相同的建筑格局,再现当年的繁华,让来参观的人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,这些硬件设施当然必不可少,而且必须要扎实。但,作为人文环境的软件,市民的行为素质,也必须跟上。
想想那些传播在网上的景区丑闻吧:一个“天价虾”事件,让整个山东的旅游业一蹶不振;辱骂游客,强迫消费,让香港的旅游业遭受灭顶之灾。虽说这只是景区里个别商家的个别人、个别导游的个人行为,但别忘了,“一颗老鼠屎,能坏一锅汤。”他们的不正当作为严重败坏了当地人的形象,加上网络的迅速传播,真可谓“风借火势,火借风威”,让这个景区的形象在瞬间名誉扫地。就像山东旅游高官所言:“一个天价虾,让山东一年的旅游宣传荡然无存。”危害之大,可见一斑。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:一家外国企业在山东境内租了1500亩的良田,前五年什么也不种,就让它长荒草,周围的村民都很纳闷,看着也心疼。更让人心疼的事还在后面:这家企业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养牛、养羊,却把产的牛奶和羊奶全部倒入土地里,让人万分惊讶。
就这样过了两年,企业开始在这里种植草莓、西红柿。等产品上市时,定价高出同类产品的五六倍,而且供不应求。因为,这才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食品!企业前几年做的,就是用荒草、牛粪、羊粪和奶制品来改变因长期使用化肥被严重破坏的土壤结构,让土地的养分更充足。用他们的话来说,就是“种植之前先做土,做土之前先育人。”只有优质的土壤,才能长出优质的农产品来。
“种植之前先做土,做土之前先育人。”多么发人深思的一句话。土壤不好,长不出好苗,更结不出想要的纯绿色食品;人的素质不过硬,只能是自毁形象。俗话说,磨刀不误砍柴工。所以,在筹划古镇建设的同时,我们应该做的,就是对市民进行遵纪守法、道德宣传教育,强化大家的古镇主人公意识,提高公民素质,商户合法经营,做好东道主,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。让大家懂得一个道理:今天我以杜康为荣,明天杜康以我为荣。
我相信,如果这些做到了,就等于给古镇建设做好了土壤,给古镇将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。有了这样优质的土壤,杜康古镇一定会建设得别具特色,不仅有上乘的景观景致,更有质朴的人文情怀。届时,杜康美酒和杜康古镇将会相映生辉,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。